(資料圖片)
據了解,2021年12月,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正式上線。上線一年多以來,關于新能源車險保費高、投保難的爭議從未間斷。目前,大多數險企承保新能源車險仍處于虧損狀態,存在出險率高、維修成本高、賠付率高、風險數據少等問題。面對持續不斷的車險入局者,險企將面臨競爭更加劇烈的市場,“這將倒逼保險公司升級經營模式,從傳統的‘兩率’(費用率、手續費率)競爭,轉向‘兩力’(風險定價能力、客戶服務能力)競爭。”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科技實驗室主任陳輝表示。陳輝建議,要鼓勵保險公司進行風險減量、定價機制等產品服務的創新,鼓勵保險公司承擔社會責任,如對高風險車型的承保;同時,要注意約束保險公司無序競爭行為,避免陷入惡性循環。另一方面,“主機廠將下場玩保險,這是對未來新能源車險市場帶來的一個較大變化”,《財經》報道稱,過去主機廠只負責生產車,因渠道銷售全部在4s店,主機廠無法左右車險銷售,保險公司只需找4s店合作,但現在新能源汽車的主機廠可以直接通過直營店、APP等互聯網方式銷售,如此其后期不僅賣車、維修車以及還可以提供軟件升級等服務,主機廠資源整合能力更強。但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目前以成立保險經紀公司方式進入保險市場的主機廠,公司數量少、業務規模小,且諸如新勢力方面的新能源車企,其主要是經銷商的概念,還未有客戶運營方面的概念,目前遠不能給保險公司帶來威脅。有業內人士指出,車企和險企等多方各取所長、協同聯動,或許可以共同推動新能源車險的健康發展。以中國太保為例,據《財經》報道,目前中國太保已專門成立了新能源車事業部,將像主機廠一樣來做C端客戶運營的直營保險。截至目前,中國太保已和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特斯拉等完成了合作布局的搭建。此外,保險科技平臺,在保險流程的各個環節嘗試創新,以解決保險鏈條上不同環節的痛點問題。它們可以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加強新能源車企與保險公司的連接,促進車險市場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