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價值率是什么?
剩余價值率是指剩余價值和可變資本的比率,或者剩余勞動時間和必要勞動時間的比率,也叫做剝削率。
舉例來說,假設工作日長度為12小時,其中必要勞動時間為6小時,剩余勞動時間為6小時,剩余價值率為100%。在工作日長度不變時,必要勞動時間縮短為4小時,剩余勞動時間相應延長為8小時,剩余價值率就上升為200%。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剩余價值率的計算公式就是:剩余勞動/必要勞動=剩余價值率。與此同時,還有兩個公式也可以用來表達剩余價值率:剩余價值率=剩余價值/勞動力價值 剩余價值率=剩余價值m/可變資本v。后兩個公式是價值的比率,而第一個公式是生產這些價值所需要的時間的比率,它們表示的是同一個東西,這些公式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剩余價值率和可變資本量/被剝削的勞動者人數是決定剩余價值量的主要因素,在剩余價值率和勞動力價值已經確定的情況下,剩余價值量與預付可變資本量成正比。
剩余價值率和利潤率的關系是什么?
1、利潤率和剩余價值率按相同方向變化。
2、剩余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掩蓋了資本主義剝削程度。
3、利潤率是剩余價值率的轉化形式,它們是同一剩余價值量以不同的計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剩余價值同可變資本相比是剩余價值率,同全部預付資本相比是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