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咸寧網訊 記者見博、特約記者但唐靜報道:“基地指揮大樓已投用,目前正加緊修建13.7公里長的測試道路,預計明年5月建成投用。”8月15日,在中國(赤壁)中試谷,智能無人系統測試基地項目建設正酣,武漢大學龔健雅院士團隊代表周光文向記者介紹,預計下個月將實現無人駕駛汽車短距離行駛試驗。
中國(赤壁)中試谷智能無人系統測試基地項目由武漢大學和赤壁市共同建設。項目聚焦智能無人系統核心關鍵技術突破,開展智能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智能無人機、智能無人船等各種智能無人系統的示范驗證、競賽、實習教學及會展科普等,還將承擔國家智能無人系統測試標準研究等重任。
該項目位于中伙鋪鎮羅縣村東海山水庫旁,依山傍水,建設包括指揮大樓、天文觀測塔、測試道路、專家樓、學生實訓大樓等,能夠提供“空天地水”一體化測試場景。
目前,作為該測試基地“大腦”的指揮大樓已經完工,38米高的天文觀測塔塔基也已建設完畢,正在等待華中地區最大的天文望遠鏡進駐。整個項目完成后,這里將是國內首個智能無人系統野外測試基地。
所謂“中試”,是指產品正式投產前的試驗,是產品在大規模量產前的較小規模試驗。以往,科技成果轉化一般遵循“小試-中試-產業化示范”模式,但在實際中,“中試”往往被忽略,許多好的項目因此“流產”。當前,赤壁正在舉全市之力打造“中試谷”科技創新平臺。
為在中試場的發展上尋求突破,2021年初,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龔健雅院士一行來到赤壁尋找合作伙伴,經過深入交流,敲定中國(赤壁)中試谷項目,有效解決科研成果轉化過程中的痛點、難點。
“‘中試谷’的建成,將成為政府、企業、高校的一個有效共同平臺,如當前的智能無人系統測試基地,就是中試成果的亮點。”赤壁市政府產業顧問、高質量發展研究院院長洪昕林介紹,今后還將在環保、農業、精細化工等領域建設示范基地,不斷整合優質資源,實現合作共贏。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中國(赤壁)中試谷已吸引教授團隊60多人在此創業,來自一線城市30余家高科技企業落戶赤壁,獲投資近50億元。赤壁也將以“全域中試”理念建設中試谷,構建“研發中心-中試基地-產業園”全鏈條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最后一公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