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走進君臨天下小區,映入眼簾是干凈的區容區貌、層林疊翠的林木、層次分明的植物、綠色整齊的草坪,呼吸之間再也聞不到各種垃圾混合的味道,環境煥然一新,這是嘉魚推進智能垃圾分類工作的顯著效果之一。
(資料圖片)
一小區一方案 撤箱減桶并點投放
“勾臂箱是生活垃圾臨時中轉點,不利于垃圾分類,多種垃圾混裝也容易產生異味!”得知自己小區被定位推進智能垃圾分類試點小區時,櫻花社區君臨天下小區物業經理劉長峰高度贊成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君臨天下小區屬于嘉魚“中大型小區”,小區設計1864戶,實際入住1664戶,在推行智能垃圾分類試點工作之前,物業配置了13名保潔人員、30余個垃圾桶、3個勾臂箱,負責小區日常生活垃圾運轉。投入很大,卻依然時常存在垃圾外溢、氣味難聞的現象,為此經常被住戶投訴。這也是劉長峰高度贊成試點的主要原因。
被納入試點后,云果物聯(嘉魚)公司對君臨天下小區開展了實地調研,并為該小區量身制定了一套“垃圾分類方案”,根據該小區住戶多的特點,云果物聯(嘉魚)公司在取締垃圾勾臂箱和垃圾桶的同時,在小區新建四分類智能垃圾分類亭,并設置了3套660L大垃圾桶作臨時中轉使用。與此同時,撤箱減桶并點期間,該公司采取“雙十五工作法”,確定撤桶并點過渡期15天,每天安排15人,通過“桶前值守+設誤時投遞桶+人員引導”,加大垃圾分類、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宣傳頻次,大大打消了住戶的疑慮,提高了住戶參與度。
“一小區一方案”,目前,在城區10個試點小區,已有7個完成取締勾臂箱、撤桶試點工作,累計取締勾臂箱16個、撤桶124個,投放誤時投遞桶40個。安裝智能垃圾收集房數13座、智能再生資源回收站10套。
一試點一專人 垃圾分類收轉到位
6月19日一大早,嘉魚縣帝景苑小區里,云果物聯(嘉魚)公司的清運人員正在小區里忙活著,他們手腳麻利地將臨時中轉桶的垃圾清理干凈之后,又迅速來到智能分類垃圾亭里,對各分類箱里的垃圾進行清理。
帝景苑是嘉魚縣政府管理的紅色物業小區,也是試點小區之一,實際入住523戶。該公司入駐該小區后,分批次進行撤桶,撤桶并點過渡期15天,安排10人進行“桶前值守”和“動態引導”,在單元樓路口設立指引牌,有序引導投放,提前設置好臨時中轉桶及誤時投遞桶。
“加大垃圾清運頻次和力度,也是我們推進智能垃圾分類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云果物聯(嘉魚)有限公司負責人汪浩說道:“在撤桶、撤勾臂箱的同時,公司經過前期調研,也考慮到了小區的垃圾總量實際情況,為保證垃圾分類效果,在試點小區安排了專人進行垃圾清運,保證垃圾收運及時?!?/p>
汪浩介紹,目前,該公司配置9臺垃圾分類車進行垃圾分類轉運,其中1輛廚余垃圾分類車、3輛其他垃圾運輸車、4輛可回收垃圾分類車和1輛有害垃圾分類車,全天候及時清運試點小區垃圾,同時,嘉魚縣環衛局也會不定期對試點小區進行抽查,全程監督垃圾清運質量。
一垃圾一處理 垃圾分類精準有效
“垃圾收集起來后,不同的垃圾我們會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汪浩介紹,目前,公司每天會將廚余垃圾就近送往餐廚垃圾處理站,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送往公司“分揀中心”進行分揀,其他垃圾轉運至縣垃圾填埋場進行無害化填埋。
為做好智能垃圾分類后半段工作,云果物聯(嘉魚)公司在嘉魚租賃建設總面積7000余平方米的再生資源分揀中心,聘請了10名工作人員進行流水線分揀處理。
筆者在云果物聯(嘉魚)公司分揀中心看到,7米高的鋼架棚里,配備打包機、大件破碎機、泡沫冷軋機、金屬壓塊機等各種垃圾處理設備,日處理再生資源可達到20噸。
“除了常見的礦泉水瓶、舊衣服、廢棄紙箱子,大件的家具、電器我們還可以免費上門回收處理!”汪浩介紹,今年1月至5月,公司累計回收可回收垃圾約163.61噸,其中再生資源回收站回收量83.72噸,預約回收量79.89噸,大件電器74個。
同時,該公司還建設有害垃圾暫存室和垃圾分類宣教室,形成了垃圾現場宣教處理一體化教育中心。通過可視化數據中心和垃圾分類監管云平臺,實現環衛收運網與再生資源回收網絡融合。
通訊員 鄧丹 杜承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