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輻照公司簡介
中金輻照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輻照技術服務。公司主要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鈷-60產生的γ射線,為多種類型產品提供輻照技術服務,從而達到滅菌或改性的效果,主要服務包括醫療衛生用品輻照滅菌、食品輻照滅菌、包裝材料輻照滅菌、藥品輻照滅菌、其他產品輻照滅菌、輻照改性服務、其他消毒滅菌。
【中金輻照經營范圍】
一般經營項目是:輻照技術服務(僅限分支機構經營);輻照技術開發;投資管理;國內商業、物資供銷業(不含專營、專控、專賣商品);進出口貿易業務(按進出口資格證經營);實驗室檢測;工業與消費產品測試、檢驗與驗證;黃金飾品、禮品、工藝品批發、零售,珠寶批發、零售(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行政許可的除外);普通貨運。,許可經營項目是:貨物倉儲服務(不含化學危險品)。
【中金輻照主營業務】
主要從事輻照技術服務
【中金輻照主要股東】
中金輻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持續增長為什么
(1)良好的政策環境是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前提
核技術應用在發達國家已形成較為龐大的產業鏈,已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生物、醫療健康、食品安全、環境保護、資源勘探和公眾安全等領域。我國已將核技術產業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從國家戰略高度予以大力支持,推進產業快速發展,良好的政策環境為行業和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
(2)下游行業快速發展為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醫療、食品行業是公司主要的下游行業,近年來均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根據歐盟醫療器械委員會統計,2010年至2019年全球醫療器械的市場規模由3,793億美元增長至4,278億美元,保持穩定水平。根據中國醫藥物資協會統計,2010年至2018年我國醫療器械的市場規模由1,260億元增長至5,304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9.68%,顯著高于全球市場規模的同期復合增長率,產業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二。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1年至2018年,我國食品制造業銷售收入由11,038.68億元增長至18,348.20億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在2%-3%。受益于此,我國輻照技術服務市場不斷擴大,為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持續增長提供了廣闊空間。報告期內,發行人主要客戶業務保持快速增長,為發行人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3)公司把握行業發展機遇、適時擴大產能、優化布局是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快速增長的保障
公司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戰略,抓住核技術應用行業增長良機,不斷提升公司的產能水平,2017年至2019年,公司鈷源活度由報告期初的2,007萬居里上升至2019年末的2,337萬居里,增長16.44%,與此同時,公司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在增長潛力較大的重慶等地區新增輻照裝置,基本形成覆蓋全國核心區域的網絡布局。產能提升和優化布局直接推動了主營業務收入的快速增長。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6月,重慶輻照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70.54萬元、1,152.15萬元、1,356.95萬元和655.34萬元,增長迅速。
(4)拓寬輻照滅菌的應用領域,助推主營業務收入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加大了輻照滅菌應用領域的研發投入,不斷拓展適用輻照滅菌的新品種,報告期共計新增100余種新應用,新品種在報告期內逐漸產生收入,推動了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
(5)豐富滅菌技術手段,為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提供穩定的增長點
2016年8月中金醫療成立,為鎮江市所在的部分主要醫院提供高溫消毒滅菌服務,公司的消毒滅菌技術手段拓寬至高溫滅菌領域,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又一個源頭。另外,公司也在積極推進電子束加速器項目的實施,并積極探索X射線技術的應用,進一步豐富公司的輻照滅菌手段。
(6)提高鈷源的使用效率
報告期內,發行人不斷加大市場開發力度,并探索提高鈷源使用效率的方案,如對于不同規格的產品,研究提高裝箱率的方案促進了鈷源使用效率的提升。
2、按產品類別分類的主營業務收入構成
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醫療保健、食品(含寵物食品)、藥品和包裝材料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上述四項業務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85%以上。受行業監管要求以及進口國對出口產品微生物含量的要求影響,醫療保健和食品類客戶對消毒滅菌要求較高,該部分客戶為公司輻照業務的主要客戶,報告期內上述兩項業務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70%左右。
【中金輻照申購建議】
1、新股申購預先繳款改為中簽后再繳款。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按照持有股票的市值進行配售,而且不用預繳款,相當于持有流通市值的股民都有機會申購新股,但是中簽率會更低。
2、三次中簽不繳款挨罰調整后的規則,增加了“投資者連續12個月累計3次中簽后不繳款,6個月內不能參與打新”的懲戒性措施。
3、低風險高收益一去不復返。新政規定,公開發行2000萬股以下的小盤股發行,取消詢價環節,由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定價,新股發行完全市場化定價,這意味著即使中簽新股,完全有破發可能,新股無風險12%收益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