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如何讓空地不長雜草?唯有種上莊稼。
如何讓作風建設的“莊稼”種好?通城縣的作法是讓黨員干部上講臺、上擂臺、上“夜學課堂”……
今年以來,通城縣在去年做好作風建設趕考題的基礎上,打出了讓黨員干部上學堂的作風建設組合拳。
這是該縣一以貫之的有的放矢,一刻不停的自我加壓,一絲不茍的拼搏趕超。
開展“一把手上講臺”活動15期,共有82人次授課;上講臺就是上學堂。只有吃透了“深實嚴細久”的工作標準,才能推出讓“一把手”上學堂的實招。
9家單位的9個項目同臺競技,上擂臺就是上考場,也是上學堂。只有領悟了“五到四從四多”的工作方法,才能拿出讓“關鍵少數”上考場的真招。
鄉鎮黨委每周二、周四晚開展集中夜學,全縣11個鄉鎮已經舉辦“夜學課堂”116次。進“夜學課堂”正是上學堂。只有遠離酒桌、牌桌,才能讓黨員干部沉心學習于書桌、用心辦公于辦公桌。
“一把手上講臺”展示的是真負責,“關鍵少數”上擂臺展示的是真擔當,基層黨員干部上“夜學課堂”展示的是真學風。從禁止性規定到督學式引導到促干式引領,這體現的是該縣作風建設上的久久為功,印證的是“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真諦。
加強作風建設,各地各單位均有“規定動作”。動員會、分析會、推進會,不如請黨員干部上講臺會一會;發文件、搞活動、寫匯報,不如請“關鍵少數”上擂臺過過招;讓鄉鎮機關干部聽不接地氣的套話、空話、假話,不如請村支書給他們傳授開展群眾工作的“土辦法”。
讓黨員干部以多種方式上學堂是“風向標”,是“傳導器”,是“加油站”。這樣一來,黨員干部的學風會更濃,作風會更實,拼搏趕超的狀態會更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