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橫溝橋鎮解除了高新區托管回到咸安。同年6月11日,咸安區委書記顧興旺率區領導及相關區直單位負責人來橫溝橋鎮調研,針對橫溝橋鎮提出的問題,要求相關部門在農林水等基礎設施建設上重點支持和傾斜,項目建設要抓緊謀劃,力爭讓橫溝在新的起點開創新的業績。
一年過去了,橫溝發展怎么樣?5月27日,記者走進橫溝橋鎮探訪。
【資料圖】
一個“甜蜜楊畈、十里果鄉”藍圖初具雛形
初夏,微燥的陽光順著干凈刷黑的S356省道漫過楊畈村的田野,熊開文果園、曹春蘭果園、高新四季水果采摘園、沁豐農業公司等10多個果園在路邊依次排開,形成獨具特色、十里飄香的瓜果長廊。
在熊開文的陽光玫瑰葡萄園里,一串串綠如翡翠般的陽光玫瑰葡萄壓彎了枝頭,綠油油的,十分可愛。大棚里,村民們正在揮汗勞作。有的拿著剪刀疏果,有的正在施肥。
“四季都有活做,主要是除草、排漬、施肥、采摘等,每天8小時的工資90元,很不錯。”26組63歲的村民盧昆香笑言。
熊開文介紹,修通了溝渠,完善了農業設施,方便了水果澆灌,信心更足了。每年果蔬綜合收入達百萬元,除去人工和成本,年純利潤近40萬元。
“從修路到疏浚張家港河、從高標準農田整治到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從村灣臟亂差到潔亮美,村民們幸福感日益提升。”說起村灣變化,楊畈村黨總支書記楊衛國十分開心。
一年來,刷黑了S356省道中的楊畈段3.6公里,提檔升級了楊雙線3.5公里,疏通了張家港段3公里陽武干渠支渠;整治了高標準農田2800畝,修建了7、8、9組黨建引領共同締造示范點,成立了大彭灣黨支部,利用10多個果園,打造“甜蜜楊畈,十里果鄉”品牌,帶著4987名村民一起奔向幸福生活。? ??
一張“高標農田、稻浪百里”畫卷渾然天成
離開楊畈村,記者一行驅車前往孫田村。只見平整后的田塊,一目百里,溝渠相通,機耕路暢達,微風吹過,稻浪起舞,宛若畫卷。
記者見到,車子可以隨著機耕路到達任意一個田塊,一片片綠色的稻苗已長正、發棵、變綠,如給田野披上了綠色的綢緞,一條小河如玉帶相隨蜿蜒遠去。
“高標準農田整治后,修通了機耕路,整平了田塊,修通了水渠,方便機械連片耕作,灌溉成本也降低了。”曬得黝黑的53歲種田大戶劉國防帶著愛人鄭滿意正在田塊巡邏,笑言如今種田不費吹灰之力,不像原來無路無水望天收。
劉國防兒子劉志大學畢業后,辭去公司高管工作也加入了種田隊伍,用無人機等科技種田的理念讓劉國防耳目一新,從反對到支持兒子回鄉種田。
“如今在電腦設定好程序,原來得5—6個人3天才能完成的160畝稻田打藥施肥任務,劉志用一個下午時間,僅一臺無人機就輕松搞定。”劉國防笑得燦爛,看這稻禾長得多好,因施肥施藥均勻,田里沒有一根稗草,也沒有長勢稀密不勻的現象。
除了孫田村22、23等5個組2200畝高標準農田溝渠相通,機耕路相連為村民帶來便利外,楊畈村2800畝、涼亭垴村2000畝、馬安村1200畝共8200畝高標準農田,讓4個村萬余名村民共享國家政策紅利。?
“通過高標準農田整治,實現了澆灌排水標準化,種田效益高效化,農業生產機械化,農田環境生態化,還新增了糧食種植面積1000畝,可增產糧食500噸,油菜籽150噸。”副鎮長劉記斌說。
一種“服務園區、盡心盡力”干勁打動人心
在橫溝橋鎮,有一支專門服務于高新區15個項目的10人專班。在專班辦公室,有一張倒排工期表,詳細標明項目進度、負責人員、工作難題及解決日期。?
“發揚‘5+2’‘白+黑’精神,對村民提出的合理補償問題、租房子過渡問題、農戶之間土地矛盾等一一記錄在本,再想辦法為其解決,用誠心真心打動被拆遷對象。”56歲的楊大兵是橫溝橋鎮服務高新區項目協調服務專班干部,目前正在服務元氣森林項目二期,“為城鄉統籌城市建設,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相信功到自然成。”?
在甘魯村,元氣森林項目征地500畝,一期完成200多畝已建成投產,二期征地200多畝,涉96戶拆遷,目前已簽協議44戶。還有九年一貫制玉桂學校正在征地,涉16戶拆遷;征地1500畝物流園項目等,去年至今總共拆遷了8萬平米,征地4040畝,還協調高新區拆遷還建房分房31000平米共300套。?
“拆遷還建房,不但建得好,水電路氣等設施完善,環境好多了,由村民變居民,挺好的。”甘魯村村民魯敦喜對還建房及新居環境贊不絕口。
“對高新區的協調服務要更加優質,更加精細。在招商引資、企業招工等方面對高新區提供服務,保障高新區項目及企業高質量發展。”該鎮黨委書記王威對干部提出要求。
一年來,橫溝橋鎮新建、提檔升級農村道路8.9公里;修渠修河52公里,修庫修塘9個,可灌溉農田5000余畝;推進建設共同締造試點15個。
看得到的變化,聽得見的喜悅,體驗到的幸福……橫溝橋鎮,正以新的姿態奮力走在高質量發展的康莊大道上。(特約記者 胡劍芳 通訊員 熊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