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市周邊有哪些景點?
成吉思汗陵旅游區
成吉思汗陵旅游區,又稱成陵旅游區,俗稱東聯景區(并非成吉思汗陵),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緊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吉思汗陵,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成吉思汗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區,是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內蒙古龍頭旅游景區。
恩格貝生態旅游區
恩格貝生態旅游區地處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烏蘭鄉境內,總面積約30萬畝,其中沙漠18萬畝,草場12萬畝,是著名的治沙中心,現已發展成為集沙漠珍禽動物觀賞、大漠風景觀賞、生態農業觀賞、沙生植物觀賞和游客休閑 度假綜合服務為一體的沙漠生態旅游區,并開發了植樹旅游、觀沙漠綠洲、觀珍稀動物和水上娛樂等旅游項目,形成了五大旅游景區,二十余個旅游景點。
黃河峽谷
黃河峽谷,即著名的晉陜蒙大峽谷,地處鄂爾多斯高原東南部的丘陵地段。全長197公里,左岸為呂梁山脈,右岸為黃土高原北麓,山高峽深,由于下游萬家寨建設一座大型水利樞紐,使這里形成獨特的峽谷景觀,當地人稱之為“黃河三峽”。
郡王府
郡王府,位于王府路王府巷西側,距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陵園25公里,距鄂爾多斯市東勝區37公里,距響沙灣旅游景區96公里,距擬新建的鄂爾多斯飛機場15公里。是伊金霍洛旗旗府所在地阿勒騰席熱鎮上的一所古建筑,是鄂爾多斯七旗一區內現存唯一完整的王爺府。
察罕蘇力德生態游牧旅游區
察罕蘇力德生態游牧旅游區始建于2006年,位于鄂爾多斯市烏審旗旗府南16公里處的察罕陶海草原腹地,是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厚重文化底蘊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該景區是以大漠濕地草原風光為載體,以蒙古族游牧文化生活為主題,以古老的蘇力德祭祀文化和敖包民俗文化為主體產品,是草原旅游業與草原畜牧業和草原文化實現有機融合的度假旅游勝地。
薩拉烏蘇旅游區
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最南端,與陜北高原接壤,該旅游區以巴圖灣水庫、薩拉烏蘇遺址為依托,以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為背景,利用山奇、水幽、沙美等自然景觀和源遠流長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形成具有資源獨特、景色壯美、多元文化并存的北方旅游勝地。
鄂爾多斯市有什么特色美食?
1. 元代宮廷詐馬宴-烤全牛
鄂爾多斯,意為“眾多的宮殿”,眾多宮殿中最盛大的待客之道,當屬詐馬宴,被譽為大草原上的奢華宮廷第一宴。詐馬宴始于元代,以烤全牛為突出特色。在特制的烤爐里,用蒙古族宰殺牲畜方式處理的整牛經過十一個小時以上的燜烤,即被烤熟。烤全牛傳承了蒙古族傳統烹飪技藝之經典,匯聚了蒙古族宮廷飲食禮儀之精華,祝頌-祈福-剪彩-祭祀-分食,敬獻禮節與歌、樂、祝誦等民俗融會貫通,高貴華麗的儀式營造出視覺味覺聽覺交相輝映的盛宴,給食客帶來的震撼已經超越食物本身,成為對蒙古族飲食文化的敬仰和禮贊!
2. 鄂爾多斯婚禮宴-羊背子
羊背子,蒙古語稱“烏查宴”,又稱“秀斯”,就是全羊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鄂爾多斯婚禮,其中獻羊祝酒環節,就是男方向女方獻羊背子。獻羊背子包含獻羊背、獻奶食、敬天地、唱全羊贊、給中心人物獻羊頭,卸羊背、共享全羊席、吸羊尾巴、敬酒等儀式流程。羊背子,一般選用鄂爾多斯細毛綿羊制作,脂香濃郁,鮮嫩軟爛,豐腴醇厚。全羊宴,場面宏大,熱鬧非凡,體現了濃郁的鄂爾多斯風情、蒙古族敬畏自然的飲食習俗和獨特的待客之道。
3. 阿爾巴斯風干羊肉
在鄂爾多斯高原鄂托克旗阿爾巴斯蘇木境內,生長著享譽世界的阿爾巴斯山羊,羊絨被譽為“軟黃金”,羊肉被稱為“肉中人參”。每年初冬,當氣溫在零度以下時,牧民們將宰殺的新鮮羊肉割成小條,掛在陰涼處,自然風干。到來年二、三月份,便可以拿下來烤食、燉食或直接食用。燉阿爾巴斯風干羊肉,肉質嚼勁十足,咸香不膩,一口咬下后四溢出鮮腴的肉汁,滿嘴生香,細品慢咽,那經過時光打磨和自然洗禮的濃縮精華在口腔中余味悠長,久久不散。
4. 鴻運牛頭
鴻運牛頭,又叫“開大宴”,是鄂爾多斯招待貴賓的吉祥盛宴。此菜選用黃牛頭鹵制,入老鹵水,經過煮-燜-泡-煮近9個小時的加工,牛皮軟糯、膠質豐厚;牛臉細嫩,肥瘦相宜;牛肉筋道,耐嚼入味。牛鼻上的肉要獻給最尊貴的客人,寓意牛氣沖天!牛頭肉可以直接入口,也可將其放入布袋餅里,加蔥絲、黃瓜絲等同食,像是吃北京烤鴨一般。還可以蘸上蒜蓉辣醬、醋汁,包入生菜葉中食用,清口解膩又香嫩爽滑。
關鍵詞: 鄂爾多斯市 鄂爾多斯市周邊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