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2023年全省標準化工作視頻會議召開,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就推動全域標準化工作進行交流發言。
(資料圖片)
全省17個地市州,為何咸寧能夠脫穎而出?
去年,我市各行業積極參與標準化工作,4個國家級試點、3個省級試點、6個省級地方標準獲批立項,發布省級地方標準3項、市級地方標準6項、赤壁青磚茶團體標準6項,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并且就在不久前,商務部會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商貿流通專項)第一批典型經驗做法,我市“構建‘綠色咸寧’標準體系,激活城市發展新動能”作為典型案例成功入選,并在全國推廣。
如此優異成績,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我市突出四個聚焦,全力答好全域標準化答卷。
——聚焦機制保障,夯實全域標準化工作基礎。
成立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公園城市、商貿流通等標準化工作專班,確保全域標準化工作高位推進,制定了《咸寧市“十四五”產業標準化發展規劃》,明確了各縣(市、區)標準制定、體系建設以及試點創建等近100項工作任務清單。
建立經費保障、技術保障機制,為全域標準化提供支撐。出臺《關于加快“咸寧標準”建設推進綠色崛起的實施意見》《咸寧市標準化項目獎勵辦法》等政策文件,推動標準化工作在各領域深度融合。
——聚焦目標定位,探索全域標準化工作經驗。
聚焦“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目標定位,大力推動《公園城市建設指南》省級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創建咸寧市自然生態公園城市標準化綜合試點。
一方面,著力推動公園城市標準升級,為全國中小城市的公園城市建設提供“咸寧樣本”;
另一方面,以公園城市標準化綜合試點建設為契機統籌推進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等領域的標準化工作,推動標準化從局部輻射到全域。
目前,我市聯合省標質院完成了《公園城市建設指南(國標草案)》《國家標準項目建議書》,編制了《咸寧市自然生態公園標準化綜合試點建設方案》。
——聚焦重點領域,展現全域標準化優勢。
在工業發展方面,圍繞“334”產業集群,推進標準制定和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指導相關企業參與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加快企業科研成果轉化。三合機電通過參與標準制定,成為啟閉機行業的龍頭企業。
在特色農業方面,建成15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25個省級農業標準化試點以及多個地方標準,積極創建咸寧市商貿流通標準化試點城市,編制桂花、枇杷等六大特色農產品涵蓋供應鏈全環節的區域標準體系。
在政務服務、公共安全以及公共服務等方面,我市本級、咸安區、崇陽縣3個國家級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通過驗收,實現行政許可提前辦結率達96.5%,群眾滿意率達97.8%。
——聚焦監管履職,形成全域標準化氛圍。
積極開展對標達標質量提升行動,對森工板材、紡織服裝、食品生產等8個領域130余家企業提供指導。
結合實踐活動走訪企業,現場指導企業完善試點申報材料,提高立項成功率。
舉辦標準化管理人員培訓、“千人百企”培訓以及標準化知識普及宣傳工作,推動形成全社會“了解標準、重視標準、參與標準”的良好社會氛圍。
實踐證明,只要不斷拓展全域標準化的深度與廣度,豐富“標準化+”的內涵,咸寧全域標準化工作必將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宋文虎 通訊員 黃澤中 吳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