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華網南京2月27日電(記者楊丁淼)26日,滿載15.9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的馬耳他籍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博尼托”輪順利靠泊如東洋口港LNG碼頭開始卸貨,這是中石油江蘇LNG接收站自2011年正式投運以來接卸的第600船LNG。至此,該站接卸總量突破5000萬噸,天然氣供應規模超過700億立方米。
“700億立方米天然氣,按戶均月用氣13立方米計算,可滿足4.5億戶家庭一年的用氣需求。與等熱值的燃煤相比,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1.67億噸、二氧化硫149.3萬噸、煙塵78.3萬噸”中石油江蘇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忠海告訴記者。
作為國家能源戰略重點工程,同時也是江蘇沿海首座LNG接收站,中石油江蘇LNG接收站的建成投產,為江蘇在長三角北翼打開了一條海上油氣進口通道,使缺煤少氣的經濟大省從此有了減碳增綠的“能源加氣站”。目前,該站有6座LNG儲罐,總罐容108萬立方米,最大儲氣能力為6.7億立方米,沖峰模式下,最大日供氣量可達3900萬立方米,可保障全省全行業兩天的用氣量。
12年來,中石油江蘇LNG接收站深耕藍海,吞吐世界天然氣,累計接卸來自卡塔爾、澳大利亞、俄羅斯等25個國家和地區的LNG5000萬噸。這些“海氣”上岸后,經氣化處理匯入西氣東輸一線、二線,冀寧聯絡線及如東至崇明島線,大約支持了全省三分之一以上的天然氣供應。“2022年,接收站共接卸LNG船舶82艘次,接卸總量超700萬噸,約占全國進口總量的11%,累計外輸101.13億立方米,刷新了歷史紀錄。”王忠海告訴記者。
“氣”貫江蘇,送去的是源源不絕的綠色能源,成就的是如東蒸蒸日上的良好發展態勢。據如東海關統計,2022年,如東外貿總值達648.95億元,增速高于全省23.2個百分點,首次突破600億元大關,其中,進口445.26億元,增長34.1%,LNG貿易貢獻份額超八成,全年累計為如東本地貢獻財稅收入超9億元。
綠色產業發展“氣”勢如虹,清潔能源保供亦不遺余力。作為華東地區冬季保供的主力軍,去冬今春以來,中石油江蘇LNG接收站已累計接卸冬供船舶29艘,日均外輸天然氣超3000萬立方米,為緩解長三角地區清潔能源供應緊張局面,保障該地區居民溫暖過冬作出了積極貢獻。王忠海介紹,中石油江蘇LNG接收站計劃四期工程再建一座LNG儲罐及相應的配套工藝設施,實現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提升30%,接卸、儲存、氣化、外輸能力均達到千萬噸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