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正月初七,湖南岳陽湘陰六塘鄉河祿沖邵靖彤家里來了兩位特殊的客人,一個是湘陰縣殘聯副理事長何劍雄,另一位是廣州九方馬董事長王萬軍。兩人此行有一個特殊的目的:“授心”。
邵靖彤是省殘聯專業運動員,小時候右臂截肢。在年前舉辦的湖南省第十一屆殘運會上,邵靖彤獨臂擎天,連奪4金(分別宰獲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100米蝶泳和200米混合泳金牌)。而在2018年第十屆湖南省殘運會上,邵靖彤獲得了兩枚金牌(100米自由泳和50米自由泳)。
這讓這位偏遠農村的孩子大受關注。今年春節,縣鄉村三級領導都登門看望。這讓她和家人倍感榮耀。她伯父就說,“哪個村沒出過大學生?但有幾個村出過冠軍呢?”
這也成為了邵靖彤莫大的激勵。農村的孩子,又是殘疾人,她和家人在當地的境況可想而知。12歲被選入省殘運隊。殘疾運動員的訓練比一般運動員更具難度強度,作為一位懵懂的少年,自然少不了有打退堂鼓的時候。每到這個關鍵點,何劍雄便去“授心”。
所謂的“授心”,王萬軍解釋說,我們之前做公益,以為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就可以了,后來發現,許多人既使掌握了“漁”的方法,甚至給了他工具,但他不行動,那也同樣沒魚吃。這就要更進一步,從心法上去解決問題,促進他行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方法不如授人心法。”王萬軍稱其為“授心公益”。
早在10年前,王萬軍和何劍雄就在摸索“授心公益”之路。
2012年,王萬軍與何劍雄會同時任湘陰留守兒童學校校長的易非,發起了“殘疾留守兒童關愛行動”的公益項目。如何幫助這些孩子,王萬軍認為,留守兒童和殘疾兒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缺失,而殘疾留守兒童更需要心靈陪伴和關懷。考慮到這些孩子的共性,項目定位在關愛孩子心靈成長上。
作為公益策劃人,王萬軍非常注重公益效益。他曾在其策劃的“公益趨勢論壇”就呼吁“讓公益更有效”,引發到場公益人士包括免費午餐發起人鄧飛、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執行秘書長竇瑞剛等公益大咖的熱烈響應。王萬軍一直認為,從心法上去幫扶,激發人的內心,甚至比“授漁”更重要,并開創了“授心公益”的模式。
何劍雄則是優秀的踐行者。他自己患小兒麻痹癥,病腿還多次骨折,他憑借頑強的毅力,成了著名的乒乓球運動員,并宰獲不少獎項。不管是當年救助的殘疾留守兒童還是他帶領的殘疾人運動員,他常常現身說法,自己就是因為當運動員才真正改變了命運。他甚至開發了一堂“運動改變命運”的課程去做宣講。
邵靖彤就是當年“殘疾留守兒童關愛行動”救助的學生之一,后來何劍雄推薦她進了省殘運隊。每次小靖彤打退堂鼓的時候,何劍雄知道后,便不知疲倦地往返于長沙或她老家,鼓勵她以“運動改變命運”,通過奪金為自己和家庭贏得尊嚴,并開創未來的人生。
邵靖彤也不負所望,克服了常人不敢想象的困難,成為了連續奪金的運動健將,并被媒體譽為“獨臂擎天”。何劍雄帶領的26名運動員在去年湖南省第十一屆殘運會共宰獲41金3銀2銅,取得了史上最后成績。
此次“授心”之行,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幫助邵靖彤做職業規劃。18歲的邵靖彤也有同齡女孩的方方面面,而運動員生涯只是一個時間段。經過幾個小時的授心研討,邵靖彤不但把目標定在三年后的全運會甚至下一屆亞運會的奪金,更準備未雨綢繆,多學一些技能,為后續人生積攢資本。。
邵靖彤(左二)在湖南省第11屆殘運會獲得4金
邵靖彤在湖南省第10屆殘運會獲得2金
獲得金牌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榮耀背后,是媽媽無私的支持。
王萬軍(左一)、何劍雄(左二)與邵靖彤(左三)一家人合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