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微的興奮和麻醉感,食用過檳榔的人對此一定深有體會。和煙草、咖啡一樣,檳榔逐漸成為一種提神醒腦的大眾嗜好品。然而,檳榔是一個風評兩極分化嚴重的大眾愛好。關于食用檳榔的健康問題和檳榔產業發展,引發了社會的廣泛爭論。其實,檳榔已在中國社會流傳兩千年。它能流傳至今,相當重要的原因就是本身的藥用價值。為了提高人們對檳榔的認識,并促進檳榔及其產業深度發展,本文將揭開檳榔神秘的的成分,以及獨特的藥理活性。
在現代研究文獻中,檳榔含有生物堿、鞣質、黃 酮、萜類等多種成分,具有促消化、降血壓、抗抑郁、抗氧化、抗炎、抗寄生蟲和抑菌等活性。在古代,檳榔就被用于治療腹積脹痛,具有消積化食的功效,而且在治療胃病的處方中也常添加檳榔。
除了治療常見的消化病癥外,檳榔對人體的心血管系統也產生正向影響。這得益于其含有檳榔堿和大量鞣質類化合物。國外研究者發現在檳榔的已知成分中,只有檳榔堿和屬于鞣質類化合物的兒茶素具有一定的降血壓效果,檳榔堿能抑制心臟活動和擴張血管,而兒茶素不僅能擴張血管,還具有抗血小板的活性。中國的研究者,也通過實驗得出相同結論——從檳榔種子含鞣質提取物能通過抑制自發性高血壓大鼠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從而達到降血壓效果。除此之外,檳榔堿經過實驗驗證,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降血糖及調節血脂的作用,能對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檳榔具有不錯的抗氧化能力,這與其本身含有簡單的酚酸、花青素和黃酮類等多種酚類化合物有關。國內的專家研究發現,將檳榔子乙醇提取物與常用抗氧化劑二丁基羥基甲苯進行比較,發現檳榔子乙醇提取物對DPPH自由基、羥基自由基、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強于常用抗氧化劑,說明其是一種不錯的抗氧化物質。同時,檳榔子多糖也被認為是很好的抗氧化成分,能有效抑制H2O2 和短波紫外線導致人體皮膚纖維細胞氧化損傷的作用。
近年來,不少研究者在對檳榔的功效與作用機理進行深度挖掘與系統研究,為檳榔的食用安全及其產品研發提供研究基礎。這極大有助于檳榔的科研成果轉化,推動新興成果落地生根,推動檳榔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