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陀區民政局舉辦“普·未愛小屋” 錦囊妙計家長專題課堂,由樂揚家長學校正向養育講師,為上海市普陀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一至二年級學生家長開展“如何提升孩子抗逆力,幫助孩子平穩進入小學生活”家長專題課堂,約200名家長參加活動。
課堂氛圍輕松、融洽,家長們認真聆聽,積極思考。老師通過科學的知識講解,讓家長們明白什么是抗逆力,抗逆力差的孩子有哪些表現,有哪些錯誤的養育方式會讓孩子的抗逆力越來越弱,以及如何培養孩子的抗逆力等。
2023年,“普·未愛小屋”未成年人心理關愛服務項目作為普陀特色品牌項目,將持續關注未成年人及其家庭,開展錦囊妙計家庭教育指導系列講座,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資料圖】
錦囊妙計了解一下
什么是抗逆力?
抗逆力,又稱心理彈性、心理韌性。抗逆力指一個人面對生活逆境、創傷等生活重大壓力時良好的適應能力,也可以說是從困難中恢復的能力。簡單地說,抗逆力就是“心理免疫力”,是?種?對挫折、困境都能從容應對、堅持下去的能力。
抗逆力差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因為老師的批評就不肯去上學;因為同伴間一點沖突就嚷嚷著再也不跟他玩;面對有輸贏的活動,一旦快要輸掉或者輸掉后,就選擇破壞游戲或者攻擊自己和他人,特別嬌氣;做錯了事,家長一說就哭;怕困難,遇到一點問題就退縮,遇到一點困難就愁眉苦臉,遇事想找大人幫忙或者想放棄;怨天尤人、不敢承認錯誤,老是用哭來推卸責任......這些都是抗逆力差的表現。
養育孩子過程中常用的幾種錯誤的挫折教育:
1、任務難度超出年齡范圍或者過度保護。這樣只會讓孩子不斷受挫。
2、處處設置障礙,處處批評。孩子的水平畢竟有限,這樣做只會讓孩子的情緒越來越糟糕。
3、只為追求榮譽,好結果。以別人的評價為做事情出發點。
4、貼標簽。
如何培養孩子的抗逆力?
1、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2、給孩子安全的感受。
3、對孩子多?勵,少表揚;多描述,少評價。
4、運用ABC模型,幫助孩子樂觀地看待困難。
5、當孩子遇到困境的時候,要好好說話。
6、讓孩子知道,犯錯也是可以的,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
7、跟孩子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專注于解決問題,去學會怎么樣才能做得更好。
抗逆力作為優勢視角的理論內核,其實是愛、尊重、信任。抗逆力不僅是個人的一種資源和資產,能夠引領個人在身處惡劣環境下懂得如何處理不利的條件,從而產生正面的結果。同時抗逆力也是一個過程,可以通過學習而獲得并且不斷增強。
在一個家庭里,父母要給孩子一個心理的安全港灣,讓孩子面對逆境時能夠理性地做出建設性、正向的選擇和處理方法。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