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常州以“開局即沖刺”的勁頭奮力拼搏一季度“開門紅”,聚焦“產業+創新+人才”強化政策引領,數據顯示一季度常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和稅收收入增幅位列江蘇省第一,經濟企穩勢頭強勁。
一是支持“新能源之都”建設,將產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動能。出臺《關于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設的實施意見》《推進新能源之都建設政策措施》,形成“發儲送用”全鏈條支持政策體系,集成打造高能級“新能源之都”。一季度常州市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40.3%,新能源車輛購置比重由去年19.01%增長到32.6%。
二是支持科技創新,將技術研發轉化為經濟勢能。迭代升級科創政策2.0版,出臺《關于促進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支持創新企業做大做強,最高給予1000萬元獎勵;支持高水平研發平臺建設,給予最高1億元支持。持續發揮創業貸款擔保基金增信賦能作用,投早透小投硬科技。2020-2022年常州市高企申報通過率連續三年位列江蘇省第一,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三是支持人才引育,將智慧結晶轉化為經濟內能。出臺專門政策支持人才攻關聯合體培育,引進一批掌握項目“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和領軍型創新創業人才。支持“青春留常”計劃,將青年人才“生活居住雙資助”政策擴圍至全日制大專生,提高人才購房資助水平。一季度常州市引進各類人才23129人,同比增長15.59%,學歷人才和技能人才保持同步增長態勢,以高標準政策吸引高層次人才、支撐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