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態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動物們的棲息地正在得到有效保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黑龍江:飼養員記錄小鶴破殼珍貴畫面
現在正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的繁育期,在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一對勤勞的散養鶴夫婦已經迎來了它們的鶴寶寶,這也是今年春天當地第一只破殼的雛鶴,飼養員徐惠在巡護時有幸拍到小鶴破殼的珍貴畫面。據了解,這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野生丹頂鶴繁殖棲息地,飼養員的主要工作就是監測散養鶴的情況,保護小鶴的安全。
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飼養員 徐惠:野外繁育的丹頂鶴,小鶴即使孵化成功了,它也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所以我們會加大力度巡視、監測,保證小鶴在野外順利成長。
陜西:千湖國家濕地公園實施朱鹮野化放飛
11日,陜西千陽縣千湖國家濕地公園舉行了一場朱鹮野化放飛活動。當天上午,工作人員打開朱鹮馴化網籠,7只朱鹮陸續振翅,飛向野外。據了解,這批朱鹮是去年底由陜西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引入千湖濕地的,經過飼養員的悉心照料,在適應了當地氣候條件后,被允許正式野化放飛。
陜西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程師 段文斌:7只朱鹮的野化放飛,將有力地幫助和改善千陽目前野外朱鹮種群的性別比例和年齡結構,它們一起將繼續幫助當地的朱鹮種群繁衍、發展和壯大。
青海:近百只巖羊在崖壁間跳躍覓食
近日,在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花土溝鎮附近,當地攝影愛好者拍攝到了近百只巖羊在崖壁間活動的畫面,它們時而低頭悠然覓食,時而在崖壁間駐足停留。巖羊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常年生活在高山裸巖、草甸、山谷之中,具有極高的攀巖技術,也被稱為“巖壁上的精靈”。近年來,隨著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逐漸增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