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等級R1是高還是低?
風險等級一般分為R1~R5五個等級,其中風險等級R1一般是指最低的風險等級。風險等級R1的產品適合那些追求本金安全和穩定收益的投資者,其預期收益可能并不是很高,但發生本金虧損的風險較小。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投資者有不同的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來說,即使某個投資品種被評定為低風險等級,但如果其風險水平仍超出投資者的接受范圍,那么對于該投資者來說,仍然可能是高風險。風險等級只是一種參考和指導,投資者不能僅憑其進行決策。
選擇理財產品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1】產品的風險等級:凈值型產品基本上都是非保本產品,風險等級以2級和3級的居多,其中2級風險相對偏低,3級屬于中等風險,風險系數略高于2級,但相對可控。
【2】流動性:凈值型產品有封閉式也有開放式,如果對流動性要求比較高的話,選擇開放式,若是對資金流動性不是很高,可以選擇封閉式理財產品,在封閉期不可贖回。。
【3】收益率:看其歷史收益率,歷史收益率越高的越好,同時中小銀行的收益率要高于大銀行,風險等級越高產品的收益率也越高。
【4】購買門檻:普通預期收益率產品的門檻大多是5萬元,不過目前在售的凈值型產品門檻略高一點,很多都要求10萬元、50萬元、100萬元以上。
【5】產品發行人:要選擇具有較好投資管理能力的金融機構發行的凈值型產品,也可以參考該產品的過往業績、該機構管理的其他凈值型產品的業績等綜合評價。
【6】歷史凈值波動:產品歷史凈值波動是否較大,自己能否接受這樣的凈值波動,也就是看其歷史最大回撤率。
【7】產品投向:產品投向對于把握凈值型產品收益與走勢情況也具有重要意義,產品投向就是理財產品的投資對象,投資股票的理財產品會比投資債券的理財產品風險大,但是收益也可能更高。
【8】手續費,理財產品都是有手續費的,最常見的就是管理費、贖回費等等,產品差不多的情況下選擇手續費更低的成本更低。
【9】投資者自身:做一個風險測評,然后根據自身投資目的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不同投向的凈值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