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注入對股價有哪些影響?
資產注入通常是指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把自家的優質的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里面去,以有效改善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進而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與股價,從而達到控股股東與中小股東“雙贏”的目的。
原則上注入的資產應該質量較高、盈利能力較強、與上市公司業務關聯比較密切,這樣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業績,所以市場反應會提升股價。
上市公司通過向大股東定向增發實現資產注入,本質上是一種并購活動,追求的是新增資產與上市公司原有資產之間的協同效應。協同效應能夠表現出減少關聯交易,改善公司治理,提升市場對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
資產注入雖然只是上市公司的一種外延式的擴張,但是其引發的協同效應能夠帶動整個上市公司的內生性增長。所以從長期來看,資產注入后產生的協同效應對上市公司影響深遠,將會引發一波真正的主升浪。如果只看到資產注入帶來的一次性利潤增厚,很容易得出不少股票的估值已經反映了資產注入的預期的結論,這就錯過了資產注入后的最為精彩的部分。
資產注入后股價還會漲嗎?
資產注入的股票一般都是妖股,沒法預測注入時間,沒法預測注入后的走勢.有可能連續漲停,也有可能先漲后跌.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耐心持有,不管主力如何折騰就是耐心持有,主力也沒有辦法.
資產注入算利好嗎?
13年資產重組,由“方正數碼”更名為“北大資源”,得到集團地產項目的資產注入,從而正式進入地產領域。截止目前,北大資源(控股)已完成對全國5大區域的布局,其業務版圖覆蓋15個中心城市,涵蓋28個項目。隨著企業新產品戰略的推出,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銷售:業績增速42%
北大資源(控股)自13年進行資產重組,收購控股股東旗下地產項目之后,才開始將業務拓展到房地產領域。并在14年完成最大的一次資產注入,即收購控股股東位于重慶、長沙、佛山、成都、貴陽、青島及武漢合共12個地產項目,從而快速提升銷售額,并在16年突破百億。17年實現合約銷售金額161.3億元,同比增長約42%,與百強房企的平均增速水平相當。
值得一提的是,北大資源(控股)僅僅是北大資源集團地產的一部分,集團還有大量的項目沒有裝到上市公司中。從CRIC發布的《2017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排行榜TOP200》中可以發現,北大資源集團17年實現銷售已達267億,且位列68位,較16年上升了15個位次。這家在15年還未入行業百強的房企,表現出了巨大的沖勁。如若將來北大資源集團逐漸將地產項目注入上市平臺,北大資源(控股)也將會有值得期待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