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是健康中國的基石,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健康兒童行動提升計劃(2021-2025年)》等文件中,對加強兒童腹瀉等重點疾病防控,保障兒童健康提出了明確要求。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副主任李在玲教授、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預防保健科副主任醫師鄭東旖醫生表示:腹瀉病是嚴重危害兒童健康的原因之一,應提升全社會對兒童腹瀉的認知水平和關注度,做到早了解、早保護,共同維護和促進兒童青少年健康。
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預防保健科副主任醫師鄭東旖(左)、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副主任李在玲(右)
隨著秋冬季節的到來,輪狀病毒腹瀉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李在玲介紹:“輪狀病毒腹瀉是一個全年發病的疾病,高發季節是每年的10月到次年2月,好發的患者年齡是在2歲以下的嬰幼兒。”李在玲表示,輪狀病毒的臨床表現體現在兒童出現嘔吐、腹瀉,產生如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的合并癥等,其帶來的全身性損傷涉及到呼吸道感染,引起心肌、腎臟、肝臟和肺臟等器官出現癥狀,并易造成兒童營養不良。甚者可能會出現驚厥,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兒童沒有進行恰當的預防,在出生后2年內長期反復患上輪狀病毒腸炎,則可能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和認知功能。
輪狀病毒感染率很高,李在玲表示,輪狀病毒有多種亞型,即便感染后痊愈也依然有可能再次感染。且輪狀病毒首次感染時癥狀往往比后續感染嚴重,感染年齡越小,越容易出現脫水,產生一系列并發癥。輪狀病毒腹瀉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具有高度傳染性,且在環境中較為穩定。
對此,鄭東旖指出:“僅靠普通的衛生措施很難完全預防輪狀病毒感染,切實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接種輪狀病毒疫苗。”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應從兒童6周齡開始盡早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即在感染之前給兒童提供相應的保護。鄭東旖建議,家長應當提前做“排苗計劃”,了解相關信息,咨詢預防保健醫生,考慮和其他疫苗聯合接種,減少去醫院的次數,節省時間和精力。
專家共同呼吁,預防輪狀病毒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對于輪狀病毒藥的預防要做到早了解、早決定、早預約、早接種。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多開窗,注意兒童的飲食和臀部的護理,使兒童遠離輪狀病毒腸炎。與此同時,中國健康促進教育協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婦幼健康研究會聯合向全國衛生健康工作者發出了“腹瀉防治提升計劃”倡議,進一步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兒童腹瀉防治工作,共同維護和促進兒童青少年健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